首頁 技術創研
廣東德力柴油機有限公司(下面簡稱德力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柴油機企業。行業自有統計以來,連續十多年位列國內產銷量排名第一。2009年至今我司一直保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立式高效單缸柴油機研究中心在2014年分別通過廣東省、順德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2018年獲得了佛山市細分行業龍頭企業認定。
技術是品牌競爭力的源泉,廣東德力柴油機有限公司尤其注重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人才培養。
公司專門設置有一個獨立的研發部門——柴油機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由主管副總經理直接領導(組織架構見圖2),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共2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4人,中級職稱的6人;人員年齡結構呈橄欖形分布,35至45歲成員占研發人數的近50%,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同時,從行業資深研發機構特聘了幾位國內從事內燃機研發多年的專家作為公司研發的長期指導和顧問;研發人員專業配置也極其科學,既有在行業內和權威研究機構擔綱過多款柴油機整機總設計師的內燃機設計專家,又有從國內大型內燃機制造廠家加盟的精通內燃機制造和測試分析的人員。企業研發能力與創新水平始終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并保持與國外先進研發技術同步;2007年始,研發中心與華南理工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09年始,研發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11年始,研發中心與廣東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20年始,研發中心與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教學、科研優勢,為公司提供企業發展戰略、科研項目立題等咨詢研討,與高校共同合作進行科研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優化、員工培訓等,將產學研合作納入了公司整體科研、教學工作管理之中,保證了產學研各項工作的有效完成,對在產學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員,給予合理獎勵,充分調動了參與產學研合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高校、企業的發展。
試驗室內還配置有專門的計量、檢測室,擁有高精尖的三坐標測量儀、精密光學分度儀等先進檢測儀表,專門用于研發過程的試制零件分析檢測。
研發中心還制訂了高效可行的研發管理體系文件,指導中心和研發人員按規范的程序推進公司各項目的運行。
技術是品牌競爭力的源泉,廣東德力柴油機有限公司尤其注重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人才培養。
公司專門設置有一個獨立的研發部門——柴油機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由主管副總經理直接領導(組織架構見圖2),專門從事研發的科技人員共2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4人,中級職稱的6人;人員年齡結構呈橄欖形分布,35至45歲成員占研發人數的近50%,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同時,從行業資深研發機構特聘了幾位國內從事內燃機研發多年的專家作為公司研發的長期指導和顧問;研發人員專業配置也極其科學,既有在行業內和權威研究機構擔綱過多款柴油機整機總設計師的內燃機設計專家,又有從國內大型內燃機制造廠家加盟的精通內燃機制造和測試分析的人員。企業研發能力與創新水平始終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并保持與國外先進研發技術同步;2007年始,研發中心與華南理工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09年始,研發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11年始,研發中心與廣東省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2020年始,研發中心與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教學、科研優勢,為公司提供企業發展戰略、科研項目立題等咨詢研討,與高校共同合作進行科研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優化、員工培訓等,將產學研合作納入了公司整體科研、教學工作管理之中,保證了產學研各項工作的有效完成,對在產學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員,給予合理獎勵,充分調動了參與產學研合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高校、企業的發展。
研發中心
同時,公司還與國內最權威的內燃機研究及歸口檢測機構——上海內燃機研究所、中國一拖集團及國家拖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洛陽)保持長期的項目合作研發關系;同時,與國內電控系統技術成熟、先進的南岳(衡陽)電控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配套、研發適合立式單缸水冷柴油機的電噴系統。在這種動作模式下,項目研發獲得豐碩成果,目前共擁有有效專利21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8項,發明專利3項。德力公司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近三年累計開發項目20 項,17 項科技成果實現成果轉化,另外3項科技成果作為技術儲備,將在近年實現轉化。

試驗室內還配置有專門的計量、檢測室,擁有高精尖的三坐標測量儀、精密光學分度儀等先進檢測儀表,專門用于研發過程的試制零件分析檢測。
研發中心還制訂了高效可行的研發管理體系文件,指導中心和研發人員按規范的程序推進公司各項目的運行。
掃一掃了解更多
掃一掃關注我們